愈來愈多人在討論 理財金三角 ,或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而仍然很陌生,透過下列簡單的解釋,讓你對理財金三角這一詞有基本的認識,進而的能再更深入的去探知並延在其他金融體系的應用,已愈來愈多人及公司使用 理財金三角 的模式運用在公司及團隊策略中。
理財金三角是美國透過研究所以得出的一種架構模式。首先將個人、家庭、子女之食、衣、住、行、育、樂、稅金等各項生活花費的匯總,以上做為一般支出。另儲蓄、理財、投資、基本、股票等,做為投資項目。最後是風險管理項目,這個項目包含了保險、緊急預備金等的風險規劃。
將所有收入(可不含投資項目之額外收入),做為完全支付以上所述之三項支出,其比例佔收入比為6:3:1。也就是有6成的收入做為一般支出之用,另外3成是用在投資項目,最後的1成則是風險規劃。
在符合理財金三角的支出為收入的6成中,對於支出的部份觀念有二種方向,一種是增加收入以達現在的支出佔收入的6成,另一種則是控制支出額度在收入的6成,大部份的理財是以後者為主,開源節流就是能做到有效的控制支出。
其實控制支出並不難,首先要養成每天記帳的習慣,讓自己定期(每日、每週、每月)的檢視花費的情況及項目,進而調整並取消不必要的支出內容。反過來說,控制花費也就等於增加收入,如此才能有更多的資金規劃其他的投資理財。
無論你的單身或已經有家庭,投資理財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必須重視的事情,其實投資理財並不難,簡單的定期定額的定存,或購買長期穩健的股票等,都是一種簡單且不難學習的理財方式。但投資理財需要長期且有計劃性的執行,可分短、中、長期的規劃。規劃的方式類型很多,從定存、活存、外幣、儲蓄險到基金、股票、債券、期貨、不動產…等等。因此,理財金三角的模式就是將收入的3成提撥出來用在投資理財項目中。
而其中支出的6成與投資的3成,這二者之間的比例詮釋為,若你將所儲蓄 30% 的收入,持續的累積 40 年後,剛好可以用在未來退休或不在工作的情況下,過著20年相同品質的退休生活(在不考慮物價的浮動,以及20年間投資所產多利潤)。
世上所有的人、事、物都承擔著一定的風險。風險管理對於現代的個人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風險管理最主要的作用,說穿了就是保障你的收入,怎麼說呢?透過收入的10%,能不增加原60%的支出,以及不減少30%的投資,不就是運用了收入的10,去保障那上述的9成(90%)的支出與投資嗎。舉例來說將剩餘年收入中的 10%則做為包含健康險、壽險等風險管理的保險費用,以能夠隨時隨地提供家庭成員在生活中的實際保障。其中風險規劃的項目可以是醫療險、意外險、住院日額、實支實付、殘扶險、手術、防癌險、重大疾病險、長照險,甚至是旅遊平安險。當意外發生時,透過風險的保障,以減少意外所造成的支出,或未來可能的費用,不僅是對自己,同時也是對家人的一份保障與責任。
只要運用上述簡單的理財金三角原則,就可以妥善做好理財規劃;並可以確保現在的生活、退休後的生活以及因意外中斷工作時的生活都能夠有足夠的財富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掌握富裕人生!
理財金三角簡單來說,就是將一般收入,進行三等分的分配,日常生活支出,還有投資理財及風險管理等三大部分。
對於 理財金三角 的資源配置,可以依據收入的狀況、家庭的屬性以及其他環境的條件,而有不同的配置入例。讓現代人透過理財金三角的模式,將收入做為有效的分配與管理,才能有更多的資源去完善的規劃人生目標,也同時掌控生活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