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銀行以其充足的美元流動性和對價格嚴格的貸款的容忍而聞名,隨著美元融資成本的增加, 銀行往來 貸款已經開始推動更高的定價。臺灣外匯(臺灣銀行美元間 銀行往來 貸款利率)在去年12月觸及328個基點的歷史高點,直到最近還在280個基點上方徘徊,是2016年11月128個基點的兩倍多。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借款人來到臺灣,吸收了巨額美元,臺灣外匯也隨之攀升。對臺灣的銀行來說,融資成本的飆升正促使它們提高以美元計價交易的貸款定價,以達到目標回報率水準。
臺灣的美元流動性在年底通常會變得緊張,因為銀行會囤積現金以滿足監管會要求。臺灣一家銀行的資深貸款銀行家在表示:由於成本上升,我們希望提高定價,但我們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借款人可以求助於競爭對手,它們將利用這一機會,提供更低的定價。
當臺灣的美元貸款與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之差超過商定的閾值(通常為30個基點至40個基點),而借款方支付超過這一差值的超額利率時,臺灣的美元貸款就有了一種風險分擔機制。這位銀行家表示:儘管增加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轉嫁給了本地借款人,但這些頂級客戶在利率和費用方面仍有很強的議價能力,並利用充裕的流動性帶來了規模可觀的交易。”
LPC的資料顯示,2019年前三個月,臺灣的美元貸款總額增長62%,從上年同期的21億美元增至34億美元。
在最大的幾筆交易中,臺灣企業集團台塑集團(Formosa Plastics Group)籌集了3家工廠總價值20億美元。這是一筆7.5億美元的貸款給臺灣河靜公司(開曼)及五億美元貸款給臺灣河靜鋼鐵公司。這交易提供的利差比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高出110個基點。借款人將支付任何超出TAIFX和Libor之間35個基點的超額利率。
對於向海外借款人發放的貸款,臺灣的銀行承擔全部風險。自臺灣外匯升值以來,臺灣各銀行發放的美元貸款,已變得比外國同行更貴。對於來自其它國家的純離岸交易中,臺灣銀行通常不是牽頭方,因此無法提高價格,這影響了它們的盈利能力。然而,它們並未被阻止向海外借款人提供零售的流動性。
台北某銀行部門的另一位銀行家表示:我們對海外交易更加謹慎,因為我們的融資成本正在上升。但我們認為,銀行間利率飆升是一種短期現象,我們預計季度末之後,加息步伐將放緩。我們對東南亞的國有實體仍有濃厚興趣,因為我們的信貸部門更擔心新興市場的高風險信貸。
例如,印度國有的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今年2月敲定了一筆17億美元的五年期貸款,有17家 銀行往來 參與,其中包括11家臺灣的銀行,價值3.1億美元。此次融資基於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之上的100個基點的利差,提供了114個基點的頂級全包定價。